过年的心境

过年的心境

科举制杂文2025-04-10 09:02:20
爆竹声中一岁初,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知王安石在写这首《元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它给我的感觉既没有多少兴奋,也没有多少失落,总之是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就仿佛年年要贴春联,年
爆竹声中一岁初,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不知王安石在写这首《元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它给我的感觉既没有多少兴奋,也没有多少失落,总之是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就仿佛年年要贴春联,年年要放鞭炮,年年要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样,不痛不痒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就总想起儿时的春节。
一碗水饺,头遍面包上带点肉的萝卜馅,一年也就这一次能敞开肚皮吃个够。说来也怪了,那天偏偏就吃不了几个,那时的心里不在这鲜美的水饺上,在那新鲜的衣服和那更诱人的鞭炮上。左扒拉右扒拉,囫囵吞枣的填上几个水饺,穿上新衣服,拿上家长藏得严严实实的鞭炮,那串鞭炮其实早在半个月前的集市就有着落了,但是放在哪里却永远找不到。这就像水里的鱼一样,明知那里有个香喷喷的鱼饵,心里的馋虫早就被勾起来了,可不管你怎么纠缠,不到过年的那一天,家长就是不让你咬钩。就是那么奇怪,那串电光小鞭炮一到手里的感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便从心里荡漾开来,它随着一个一个鞭炮的鸣响,随着一串一串清烟的升腾,那种幸福的感觉,便弥漫在欢笑的脸上、快乐的眼神、以及冬日暖暖的阳光里,一丝一缕的,从初一到十五,从童年、少年一直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几十年之后,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突然冒出来,依旧清晰,依旧鲜活,依旧有滋有味,并且经过无数次的重温之后,它变得更加深刻,更加的经典。
不知是人变了,还是氛围变了,现在一到春节听到鞭炮的声响,就觉得刺耳,乱哄哄的。和老父亲在一起过年,到凌晨的时候早就睡着了。倒是童心未泯的父亲,把我从睡梦中叫起,父子俩再配合一下放串鞭炮。而我的儿子,还徜徉在他甜甜的梦里,过年了,他的欢笑是什么?他的幸福是什么?是流行的玩具爆丸还是漫画书《豌豆》?他的梦里有那样的一串鞭炮吗?
在一本书里,一个作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欲望太高,就是神仙也会变成畜生。他说的是天蓬元帅猪八戒,去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醉酒后去调戏嫦娥,结果被贬到凡间变成一只黑猪。也许有人会为他辩解,说他醉了,其实人往往会借那点酒气,说自己平时不敢说的话、不愿说的话、不好说的话,做自己平时最想做而没有勇气做的事,那才是最本真的自己。
茫茫大海,谁会取水一瓢?有时做一只井里的青蛙,或许会很满足,会很幸福,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天空,但只要自得其乐,还在乎别人说什么呢?就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其实人活着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内心的平静。快乐不快乐,高兴不高兴,只有自己的心知道。让你快乐的,也许就是一片绿色的树叶,让你烦恼的,或许就是突如其来的百万大奖。
今天就是立春,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借用朱熹的一首诗,希望每个人都能春光灿烂。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