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园似锦尽在靖西(二)
【旧州篇——绣球一条街】出靖西不到9公里,经一段扬尘的路(又在修路),旧州就在眼前了。蒙了数层灰的“大众”被我们当做信手涂鸦的墙:睿画一张张笑脸,晨曦书写“皇家专车”“别吻我”的警示语,而小妹也童心未
【旧州篇——绣球一条街】出靖西不到9公里,经一段扬尘的路(又在修路),旧州就在眼前了。蒙了数层灰的“大众”被我们当做信手涂鸦的墙:睿画一张张笑脸,晨曦书写“皇家专车”“别吻我”的警示语,而小妹也童心未泯,在车门一侧配上她那尊贵的属相——可爱的、活灵活现的小老鼠!
行走路上的快乐,有时就是这样的天真烂漫。
旧州自称古镇,但实际真正古老的东西并不多。或许尚在开发中,本就安静的小镇没有太多的喧哗。三三两两的游人,或挑选色彩斑斓的绣球,或静静地看、慢慢地走,一如这镇上的居民,安静祥和,与世无争。
小镇是安静的。
一条酣睡在家门前的小狗,软绵绵的样子十分讨人喜爱。只是不管多少注视的眼睛与嬉笑的话语,它连眼皮也不抬一下,仿佛醉在千年的梦里一时还回不来!又或这些所谓的关注它已烂熟于心,木然。
小镇是淳朴的。
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在自家门前晾晒稻谷,大竹席上的谷粒看得出是刚收获上来的好东西,颗颗金黄,粒粒饱满。看着我们围拢过去,老人浅露微笑。只是这笑容里多少有些生涩,有少与外人接触的不自然。我们含笑,离开,也许他们内心深处还是那一池纯净的春水,那就让我们还老人一份安宁吧!
小镇是享受的。
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虚掩的,游人可以在门前欣赏一幅画、一件手艺,也可以不打招呼就穿堂入室,进入真实的农家小院。只是,被窥视的后院略微凄凉:裸露的黄泥房子只剩断垣残壁,杂物堆陈让人联想那个颓废的词——斑驳陆离。唯有院落里那数株青绿的柚子树给人清亮的惊艳,忍不住捧一个硕大的果实,灿笑一张。
老人或小孩,静静地坐在自家门前,或做绣或淡然地磕着话儿。我喜欢那门前做绣的女子(包括老妪和小女孩),她们悠然得如同天边飘过的云彩。做绣可以如此平静动人,这是我一生梦寐以求又难以抵达的境界。说真的,我羡慕她们这份与世无争的安然与恬静。追逐一生,也许要的不就是这样的安静与祥和吗?但我们奋斗终老,似乎永远都有一段距离。
一把竹椅,一把剪刀,一根细针,一条丝线,这是绣女生活的全部。她们兀自在众游客好奇与惊诧的目光中缝制着绣球,神情笃定,脸容安详。或许与宣传的资料略有出入,这些古镇居民的衣着不是那么富有特色的黑衣,而是与我们无二的穿着打扮。或许,这就是真实的古镇。无需为了卖点而矫揉造作,真实就是一份无价的珍宝。
久久地,我的视线停留在那些柔和的神情上,如果可以,我想连带绣球一起把这份以针一线的动人带走。骨子里的执拗需要这份岁月浸染后的宁静,我渴望回归自娘胎出来时的那份纯净与自然。
真是个濡染仙气的小镇,沿街道慢慢走向镇外的田野,那又是一片极其静谧的世界。金黄的稻田里有农人忙收割,关乎我们的驻足观看,他们淡然得连抬眼的闲心也没有。文昌阁静静伫立水边,有山水相映,有田园相衬,恍如世外。
不是仙人,胜似仙人。眼前一草一木皆入画,这久违的清心,这遍寻的宁静。山山水水,婉约多姿,清丽动人!
田园似锦,尽在靖西。
绕回古镇,我们不能错过的自然是精心挑选绣球了。家家门前那数个或数十个绣球,让我们眼花缭乱,瞠目结舌。机器绣的东西或许精美得分毫不差,但手绣的工艺就千差万别了。一样的绣,细看,会有不同的收获。有些显然出自小女孩的手,针法拙朴而稚嫩;有些一定出自老人的手,走线流畅,疏密有致。而最讨人的自然是那些心灵手巧的女子的绣作,颜色鲜艳,针线细密,可谓一针一线皆动人!
百选之后,我们终怀揣几个或大或小的绣球,满心欢悦地离开。
【资料:旧州位于百色市靖西县城南8公里,山水如画,田园似锦,人文古迹众多,壮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历史悠久,有“壮族活的博物馆”之美誉。人们把旧州称为绣球街,这是因为旧州自古以来制作壮族传统工艺品——绣球而闻名于世,旧州街有5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参加制作绣球,年产绣球30多万个。旧州绣球被誉为壮族绣球中的经典。】
2009年10月6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