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田里的唠叨
昨晚下班后,到图书馆还了书,可是还没有看完,偏又不能续借,只得找了个位置把它看完了才回来。回到家竟然已经10点半了,看来还真是半个书痴。说实在的,读了不多不少的一些书,还从没有见过这么无聊的书呢,似乎
昨晚下班后,到图书馆还了书,可是还没有看完,偏又不能续借,只得找了个位置把它看完了才回来。回到家竟然已经10点半了,看来还真是半个书痴。说实在的,读了不多不少的一些书,还从没有见过这么无聊的书呢,似乎整部书除了第二十五章尚有可读性,其它内容不是脏话就是废话。我也跟着直犯晕,用两个词,就是“乱七八糟”和“一塌糊涂”。兰说这应该是美国颓废的一代之产物,有些类似文革吧;加上中西文化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翻译的东西文化水平和措辞的技术水平,看着犯晕也是正常情况。难怪她要用力学英语,以便读原著。我也这么年轻,竟然对英语缺乏信心,只能尽力找些翻译版本好的来读了。
翻来翻去,有内容和价值的话,大抵就是那句主题的话。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后来,霍尔顿想要出走到西部过聋哑的日子,有种隐士的感觉吧,到底因为陪自己唯一在乎的妹妹菲苾去动物园玩了一次,没能出走成行。也许,老师对霍尔顿说的那句话才是真实:“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事业英勇地牺牲,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事业卑贱地活着。”霍尔顿莫非变得成熟了?为了做菲苾的守望者,放弃去西部的梦想,然后“卑贱地活着”?也许是吧,青春的躁动不安和困惑彷徨即将过去,成为又一代戴着假面具,过虚礼来往的生活。我们是人的社会,不可能去做鲁宾逊,远离这个有烟火气息的红尘。既然要融入这个社会,就不得不慢慢得将自己调整为生产线上的产成品,与大家一起在学校的规范下,齐整出炉。
一块石头,在生活和社会的河流里,总有磨掉棱角的那一天,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虽然不理解霍尔顿这么多厌烦和牢骚的文字,却也隐隐懂得,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成长的经历,有过困惑彷徨,厌倦尘世的虚假和应酬。有一天,不小心就走过去了,才发觉,人活着不能只是吃了睡,睡了吃,总要搞些应酬和虚假,来绚烂这个世界吧。于是,勾心斗角、追名逐利、内耗、战争、情欲各类的事物诞生了,佛陀悟道了,老子出关了,孔丘教化天下了。人总得有个信仰类的东西,让我们活着有奔头。于是儒家为着大同“知其不可而为之”自强不息,佛家为着普度众生远离六尘清净六根或净宗或禅宗来寻求往生的出路,道家吞石炼丹养气修身以求长生不老。所有这些,许许多多的贤者都早已明悟了,只是参悟透了之后,发觉难得糊涂才是活下去的希望。因为有孩子,史铁生就在《命若琴弦》一语道破天机,继续骗下去,让孩子们活出希望,有奔头有梦想有信仰地活着。
这么看来,霍尔顿的困惑和废话似乎在他也是有道理的。青春有朝气,也有困惑,这就是成长。兰说,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一场经历,历经了就好。陌说,许多时候我们是需要信仰的力量的,支持我们在这尘世间有期待有梦想地生活。史铁生说,众生度化了佛陀。我说,到麦田里听听霍尔顿发发唠叨,而后找到些让我发牢骚的话题。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地震当前,暂缓“问号先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