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之说
有与无,是对立的,人们大都喜欢有,不喜欢无。但也不尽然,如,喜欢有钱,不喜欢有病;反之,喜欢无病,不喜欢无钱。但无钱、有病者也大有人在,有无岂是一个喜欢与否所能说清。“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只是一种
有与无,是对立的,人们大都喜欢有,不喜欢无。但也不尽然,如,喜欢有钱,不喜欢有病;反之,喜欢无病,不喜欢无钱。但无钱、有病者也大有人在,有无岂是一个喜欢与否所能说清。“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只是一种愿望而已。有人说,“可以没钱,不可以没朋友”;有人说,“宁可没朋友,也不能没钱”。但,类似的话,一般人不敢用于亲情,用了,便失去了人性。其实,人生,有与无缺一不可;人生,就是有与无的一场演出。有与无,常常可相互转化。“绝处逢生”是无在转化为有,是吉人天相;“坐以待毙”是有在转化为无,是在劫难逃;“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于无处发现有,是豁然;“于无声处听惊雷”,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是爆发;“此处无声胜有声”更妙,是“似无还有”,“似有还无”,是留白。生与死,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大的转化:生是无转化为有,死是有转化为无。
“有”与“无”的结合是“无有”——无有是“无”。“从无到有”的词义是“有”,词的浓缩则是“无有”;“从有到无”的词义仍是“无有”,词的浓缩是“有无”——“有无?”是对有的怀疑,“有无。”是对无的肯定。看来,词语的组成,也不允许只喜欢“有”。
有,方式和种类甚多,如“拥有”,“享有”,“占有”,“据有”,“持有”,“唯有”,“围有”“保有”(“留有”),“藏有”,“存有”,“明有”,“暗有”,“应有”(“当有”,“该有”),“必有”,“固有”,“心有”,“口有”,“可有”,“能有”,“果有”,“岂有”,“因有”,“故有”等。
有,多少或程度不同,如“大有”,“小有”,“略有”(“约有”),“富有”,“多有”,“少有”,“只有”,“稍有”,“真有”,“假有”。此外还有“似有还无”,“似无还有”。
有,先后和时间长短也有不同,如“原有”,“曾有”,“早有”,“刚有”(“才有”),“正有”,“现有”,“本有”,“还有”,“尚有”,“仍有”;短的是“偶有”,长的是“常有”,最长的是“总有”。
有,还有早与晚,先与后,多与少,大与小,真与假,明与暗之分。
“非有”是无,“非有不可”是有。“总有”一是经常有,是现在;一是会有(总会有),是期许。
“岂有”,“焉有”是对“有”的怀疑,相当于“无有”。
“这有”“那有”是有之所在,“哪有”是有之疑问。
“藏有”,或天然就有,或因贪而得,或为备而储,总之是隐私;“备有”虽人为,却较易于为人接受。
有人说“你有他有不如我有,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这在精神层面,是自立,自强,自尊;若是物质上,则是自私且贪婪了——至少是缺少安全感之人。
应与该近义,但“应有尽有”与“该有则有”大不一样,前者是穷奢极欲,后者则是恪守原则。
“似有还无”,是“有”的假象;“似无还有”,是“无”的假象。于生活,是错觉,是欺骗;于艺术,是方法,是悬念。
“明无暗有”是贪官的“清廉”(“低调”);“明有暗无”是赃官的“政绩”(高调)。
想有”无过,“怕有”没错。“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是嘴大;“想有就有,想无就无”是权大。
“心有口无”是木讷,或谦虚,但心中有数;“口有心无”是口是心非,或有口无心,前者属心术不正,后者则是信口开河(俗称嘴大舌敞)。
“大有”是来势汹汹,“小有”是谦词。
“只有”是背水一战,“常有”看似“总有”,实则是“偶有”。
“多有”是谦词,未必真多,更未必有;“少有”指罕见,近义是“稍有”,“略有”。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是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有;“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是有;“左有狐,右有狼”是有;“左右逢源”更是有(逢是有)。这是说人之有。此外,“今有高考,古有科考”是时间之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人神之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是天人之有;“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是人兽之有。总之,古有今有啥都有,你有我有全都有,这就是有,有的世界。
话又说回来,有欤?无也?夫当有则有,当无则无。有些事,有些物,有些人,“可有可无”时,则须当机立断,取无。无是简单,有是负担;于作品,是取舍有度,是精炼。
有,于常人,想得最多的是“富有”,用得最多的是“拥有”和“享有”。说起富有,让人想起了“负有”。这“负”若是肩负,则是责任和义务;若是正负之负,则负有似乎是负债——但亦不可怕,经济发展指标上尚有“负增长”一说聊可安慰;若是提高到“超前消费”认识,则负有已转化为享有了——岂止是不可怕,已经是可爱了。至于“附有”,往往是附加,则真是负担了。“保有”,似乎和拥有近义,但保有是底线。拥有的可能失去,保有的一定得保住。譬如,拥有财产,保有人格;拥有幸福,保有快乐。
“当有”者,如何有?物质上,“富有”是多,“略有”是少,“无有”是无,“负有”是欠债。故,不必刻意追求“富有”,力争不“负有”,可“少有”或“稍有”,最好是“略有”节余,此即小富即安思想,或小康生活。“持有”,如不得当则易获“持有型犯罪”;“占有”,好听的说法是“同化”,即使异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当然也分合法与不合法,但无论如何,作为小民,还是远离为好——占与据同义,“据为己有”无论如何是不道德的。当然,精神上,要推崇富有,多多益善,争当精神富翁才好——尽管做不到,但可作为目标。
拥有和享有,都有精神和物质层面。拥有,未必享有;享有,不必拥有。拥有是负担,享有是轻松。我们可以不富有,也不必刻意追求拥有,更不能总想占有(占有,于精神层面是不能,于物质上则是不可),但必须会享有:你有企业,我可应聘;你有商厦,我可购物;你有歌厅,我可唱歌;你有宾馆,我可饮酒;你有楼房,我可买租;你建高速,我可跑车;你建学校,我可学习;你有银行,我可存贷;你有金钱,我有朋友;你有藏书,我可阅读;你有古玩,我可欣赏;你有权力,我懂法制;你有腾讯,我可上网——“你有”是拥有,“我有(可)”是享有;我不拥有,我可享有。如若选择拥有,让我们拥有今天。拥有今天,才是真的享有——拥有知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喜欢拿上海和上海人说事
下一篇:论中国女人的减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