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难愈,永安住院
抚育小孩,就像走钢丝,切不可掉以轻心,随时都担心着儿子的健康,特别是幼儿,唯恐稍有不慎,影响一生的成长。儿子满月前,除了前面谈到的方占外,基本没有大碍,健康成长着。满月后,担心的问题就多一些,稍有不适
抚育小孩,就像走钢丝,切不可掉以轻心,随时都担心着儿子的健康,特别是幼儿,唯恐稍有不慎,影响一生的成长。儿子满月前,除了前面谈到的方占外,基本没有大碍,健康成长着。满月后,担心的问题就多一些,稍有不适,就由妻背着去找医生,渐渐的在医生那里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比如观察大小便是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正常,哪种颜色需要看医生;每天拉多少次属于正常;大便干不干燥,甚至气味臭不臭等等。还有睡觉睡得香不香,舌苔是哪样颜色,总之,随时都要小心翼翼,注意观察每个细节,发现异常,及时找医生。对于婴幼儿,最容易患的就是感冒发烧,如发现得早,症状较轻,大多时候找中医治疗,这在镇上很多父母都选择这样做。因为中医的副作用小,既可以治疗,又可以慢慢调理,价格实惠,一副药只两三块钱。离镇上两公里有个中医生,就在家里坐诊,说来这个中医他的行医来历还有点传奇色彩,他是镇上的退休干部,是退休后才在家里行医的,行医也不是他的本行,退休前也不是医生,据说他曾经生过一场大病,到县医院和专区医院都治疗过,在治疗的时间里,为了打发在病房里的时间和帮助治疗,他就看一些医书,等他的病治好后,他也掌握了一些医术,后来就学会了开中医处方,现在在镇上来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真是久病成太医啊。
孩子太小时,不会吃药,只能妈妈吃,孩子再吃奶,这样药物就传到孩子发挥作用。孩子有几个月大小时,就试着直接把药喂给孩子吃,因为药的味苦,孩子不愿意吃,这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大人的话,只能采取措施,把药盛在汤匙里,捏紧鼻子,灌到嘴里强行吞下,这种做法有些粗野,但也别无他法,传统习惯也这么做。
如果患的感冒严重,那么就在镇上的医院或诊所医治,因为西医比中医见效快。
镇上有一家公立卫生院,就一栋房子,两层楼,三五个医生,几张床位,宿舍、门诊、药房、病房全在这栋楼上。设备简单陈旧,门庭冷清,时开时停,看不到几个患者,赶场天就那么几个医生在门前晃来晃去,感觉就是太医多个病人,平常无事可做,就打打毛衣,看看电视,搓搓麻将消磨时光,好在工资由财政负担大部分,其余的部分,因为是公立,需要报销的只能在这住院治疗,还有农村防疫、援助卫生项目等这些业务可以弥补这部分差额,只要不走向市场,生存下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和附近镇上的卫生院相比,在设备、技术实力上都存在差距,因此业务量上不去,覆盖面极窄,本镇的群众患病大多选择到邻镇卫生院就医,患者流失严重。这周围实力较强的卫生院就数凤县永安镇卫生院了。
镇上除了镇公立卫生院外,还开办有几家私人诊所,因为私人诊所审批严格,要有一定的硬件,如执业医生资格证等,所以大多挂着村卫生室的牌子,村卫生室属服务性质,具有公益性,不以赢得为目的。这些诊所基本都只有一名医生,或男的当医生,女的当下手,有自学的赤脚医生,有县卫校学过两三年的护士,甚至还有村级兽防员(人兽皆医,真是滑稽),他们的技术实在有限,基本都以靠出售零药(配方一些感冒发烧头痛肚痛之类)的利润维持生存。
我在办公室从事打字员、统计员工作,兼有坡改梯业务,在家里的时间少,带领孩子的事就由妻子一手负责。1999年的4月,儿子刚到半岁,我参加全镇的坡改梯自查验收,早出晚归,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一连在乡下跑了五天,外业工作才结束,回到镇上整理内业资料。在家中稍憩时,同事看着我的儿子,提醒我说儿子呼吸有点吃力,鼻翼两边急促地一张一合,这是感冒很严重的反映,拖的时间较长,不能再拖了,催促我马上到永安镇卫生院去看。同事他们必定比我有经验,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马上放下手中的业务,找上镇政府的吉普车,和妻一起抱着儿子往邻县的永安镇卫生院赶。妻说,这三四天都在镇上找医生打针治疗,先在镇卫生院打了几次,不见好转,妻听说刚来开办不久的一位姓宋的医生诊所技术可以,又到那里接着打了几次,但一直不见好转,妻强调说还打了青霉素(好像青霉素就是最好的良药,青霉素都用过了,还治不好,那也没泽了,赶快请转吧),但一直不见好转,越治越重。
从我们居住的谢镇到永安镇有二十几公里,沿途全是土路,经过近一小时的颠簸,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到达永安镇。在街上吃过饭,我和妻背着儿子就去找医生,在街中找到一个门诊部,经打听得知是永安镇卫生院的门诊分部,坐诊的有一位女医生,姓庞,庞医生上了些年纪,在儿科方面很有名望,在庞医生坐诊的时候,我还遇到我们镇内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在那儿看病。那天找庞医生给小孩看病的父母比较多,庞医生招呼我们坐下排队等着,轮到我们时,庞大夫边问我们边给儿子检查,很认真仔细,态度温和,检查完后说,感冒拖的时间长,烧成肺炎了,你们当父母的不要太粗心大意了。关怀中带有批评之意,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庞大夫接着说,不要着急,住几天院就会治愈的。拿着庞大夫开的方子,找到住院部,住院部在街道的另一头,有五六百米的距离,护士很热情,立即安排床位,按照庞医生开的单子进行治疗,打吊针,由于孩子小,就打头部,因为痛开始一阵大哭,后大概哭累了,睡意上来了,这样过了三四个钟头,吊针打完了,我们给护士说,晚上不住在医院,到离镇上有几公里的二姨姐家,第二天早上再来。就这样连续打了四天的吊针,儿子的病基本痊愈,医生检查后说可以出院了,然后再开了一些巩固的药,办理了出院手续,一家人离开了永安镇,从另一条比较捷径的便道步行,途中经过儿子的外婆家,留宿一日,回到谢镇。
一个小小的感冒,在医院住了四日,前后折腾了十来天,再小的病也不可大意精心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