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西安(二)

我爱西安(二)

隔阔散文2025-07-09 02:57:59
1人生注定会有很多遗憾,这次西安之行,注定是不圆满的。今天本该奔赴在华山一线上,然而不喜欢登山的领导从一开始就表达了她的不情愿和担心,而这所谓的担心像铁枷一样禁锢了我的自由。室友冲口就是“老女人”这个
1
人生注定会有很多遗憾,这次西安之行,注定是不圆满的。今天本该奔赴在华山一线上,然而不喜欢登山的领导从一开始就表达了她的不情愿和担心,而这所谓的担心像铁枷一样禁锢了我的自由。室友冲口就是“老女人”这个词,虽觉刺耳,却也解恨。恨恨地,开始放任自己,与室友聊至深夜,晏晏不愿起床,拒绝参观博物馆,想独自闲逛……被压制后潜伏于心底的那个小鬼开始跳将出来,面目狰狞。
清晨,又闻熟悉的车水马龙之声,心境渐次平静。也许这个年岁,不必和别人,也不必和自己过不去,慰藉自己,还有下一次,还有大把机会。于是,囿于延炼宾馆这小小天地,感受一分悠闲,书写一分淡泊。也许匆忙的脚步是该歇歇了,这样说来,不圆满也是一种圆满,遗憾也是一种不遗憾。
两天里,走过的景点也多,感触也多。小游不再是那么令人欢心的大男孩了,他骨子里的精明让人无法把他与烙上烙印的“黑导”区别开来,最终我忍无可忍,说,能不能让我们看得更细一点?
他终于慢下脚步来了,而我们已成了1号车导游的忠实粉丝,时时脱离队伍,背叛团队,追随那个激情洋溢的大男孩。这是个步幅很大的男子,一个疏忽或许就掉队了,然而讲解时他又会舒缓下来,每字每词都显得那么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喜欢他的讲解,满怀深情,仿佛每一个故事都真实可感,每一个逝去的灵魂都灵动诡异。喜欢他这样介绍兵马俑:制作兵马俑的工匠只能死着出去,不能活着出来。打进到地陵,他们不知道谁是秦始皇,也没见过士兵长什么样子,所以他们唯照着自己的模样,做出一个个自己……每一个兵马俑都是一具有血有肉的生命!
他还说,一个模子可以做五十三个兵马俑,九千多个兵马俑可以想象有多少张面孔,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个大坑里找到与自己相像的脸。折回去,我努力寻找,寻找那个两千多年前就被深埋的“自己”。沉睡千年,化身今日的肉体,平庸地走一遭,或喜或悲。此刻,于这样的静寂与喧嚣中,又一次迷失自己,真实却不可盈。
尘世太过熙熙攘攘,凡体太过轻浮庸俗,行走,迷失;迷失,行走。愿作那一具表情丰富的兵马俑,或蹲或站,或思或想,又是千年!
2
看见那些从华山兴致勃勃归来的同仁,我的心顿时被扎痛了,如果不是疾步上楼,我的脸真的要挂不住了。领导尚且不解风情地说,你自己起得晏。她不懂得,起得晏只是无声的抵抗,是无奈的颓废。她以为所有人都如她痴迷沉寂的博物馆,她以为所有的陪伴都会满心欢喜。如果不是面软,如果不看在“领导”的份上,我会毫不留情地说,NO!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无数次安慰自己,但终为失去这大好机会遗憾不已。下午,独自撇开他们,开始一个人的行走。她们的年岁不懂我一个人行走的快乐,在一座已然熟悉的城市,不畏惧不惊慌,仿佛走在自己的城市里,恣意而舒心。
书院门,一个被室友时时提起的名字,我觉得不该错过。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底蕴还是让我震撼。特别留心他们店铺上的匾,每一块都是书法大家的荟萃。真的,没有哪一座城市如此注重细节,我想或者他们的柴米油盐都浸润着墨香。他们的真诚热情更是我不曾预料的,只是不经意的伫立,他便迎上来,为我倾情解说他的“六然训”。
他叫沈松德,一名老书法家,七十二年的书法修炼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早已蜚声海外。然而对我这样一个普通人,一个不起眼的过客,他主动邀约,热情服务。
他掷地有声地告诉我,有事要断然,得意要淡然。或许我该早一日结交他,这样就不会有今天的遗憾了。是啊,不全是领导的错,是我“有事”不够“断然”啊!
3
又是新的一天,即将登机了。一夜后已忘了昨夜的伤痛,我欣然,因为我要回家了!突然发现,自己也是思家的人,并非一味地钟爱流浪。或许我远不是三毛,所以在短暂的旅行后会急急奔那个为我点亮心灯的地方。
别了,西安!我会回来,为了我未曾实现的梦想,为了险峻的华山!再见了,心心!我会想你,想你红苹果一样的俏脸蛋,你的真诚质朴,纯洁美好!
我会记住,这座浩荡的城市,这座梦遗千年的地方!
我爱西安!

2010年7月21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