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漫川八大件

正宗漫川八大件

举重若轻散文2025-08-29 01:17:15
我是漫川人,从小最馋漫川八大件。有位亲戚是制作漫川八大件的高手,他的手艺来自家传,曾在县城东门口开过一段时间的食堂,专营漫川八大件。如今,漫川八大件声名远播,但以讹传讹,多数已形似神非。为正本溯源,今
我是漫川人,从小最馋漫川八大件。有位亲戚是制作漫川八大件的高手,他的手艺来自家传,曾在县城东门口开过一段时间的食堂,专营漫川八大件。如今,漫川八大件声名远播,但以讹传讹,多数已形似神非。为正本溯源,今晚专程拜访了这位亲戚,得其亲传,特意将最地道、最正宗的漫川八大件菜单公之于众,让大家从中领略漫川饮食文化的真髓,进而产生对漫川民俗的浓厚兴趣。
一、压桌碟子。类似于现今宴席上正菜之前上的四个凉菜。压桌盘子有四个,分别置于四个桌角,从始至终不撤不换。碟子较小,一为显示副菜身份,二为显得菜量很多。每盘放三样菜:菠菜、白萝卜丝、红萝卜丝,分别凉调后,用手捏成长条形堆放在碟子里,酷似三座红色、白色、绿色小山。
从压桌碟子可以看出漫川人对饮食的讲究,每样菜虽平常,却搭色、造型兼而有之,精巧别致。
二、顶头盘子。是一道凉菜,主要有猪肝、莲菜片、红萝卜片、木耳,菠菜,切成三角形、菱形,用漫川特产香油调制而成,各种颜色杂陈面前,香味诱人。顶头盘子不算八大件之内,是一道副菜,作用是在客人没到齐之前,供大家等候时啖嘴。
从上面两道菜的称谓可以看出漫川人的文化内涵。盘子体积大,盛菜多,是俗称、口语;而碟子体积较小,菜量少,多用在书面语言。
三、漫川八大件:漫川八大件是从古传到今的菜谱,菜名、上菜顺序、主辅料搭配、制作方法、盛菜器具都非常讲究,有约定俗成的规定,轻易不能改变。顾名思义,漫川八大件共有八道菜,四个盘子菜和四个碗菜,盘子菜和碗菜轮流上桌,上道菜撤下后,再上下道菜,而不是全部做好后一次上桌。每个碗菜分面菜和底菜,面菜和底菜的用料搭配同样有严格规定。
第一道菜:刀尖丸子。这是一道碗菜,用旧时大老碗盛装。面菜是用刀尖刮削成的橄榄形精瘦肉丸子,底菜的主料是芋头。
第二道菜:鸡。这是一道盘子菜,用特制的大园瓷盘盛装。鸡可制作成各种味道:香酥鸡,红烧鸡。漫川人特厚道,上菜讲究整鸡整鱼,若有人用鸡块充数,用一只鸡做几盘子菜,则遭人背后弹嫌。
第三道菜:肚丝扣碗,是一道碗菜。面菜是精制的肚丝,底菜的主料豆油(从煮沸后的豆浆表面结成,用竹棍挑起晾干。与腐竹类似)、白菜。
第三道菜上桌时,主人家要燃放鞭炮,请村里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说酒话,一般为四言八句(四字一句),替主人向前来致贺的客人致谢。
第四道菜:鱼,是一道盘子菜,用特制的长条形的鱼盘承装。鱼可做成各种口味:清蒸鱼、糖醋鱼等。讲究的是味道可口,让客人满意。
第五道菜:鸡蛋卷子,是一道碗菜。面菜是用鸡蛋皮卷肉馅,底菜是红萝卜块,白萝卜块,白萝卜一般用漫川本地的红皮萝卜。
第六道菜:大炒儿(当地方言),是一道盘子菜。当地有大炒儿和小炒的分别,大炒儿是肉菜,为爆炒精瘦肉片,辅料有青椒、芹菜、萝卜片等,有的用洋芋片。小炒为素菜,纯用青椒、芹菜。
第七道菜:蹄子,又叫膀蹄。名为蹄子,但不用猪脚而用肘子做菜。这道菜的最大特点是特烘,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是一道碗菜,面菜为肘子,底菜的主料为红莲块、红萝卜块。
第七道上桌后,主人家一般要燃放鞭炮,逐桌逐人敬酒。漫川人敬酒一般为四杯,对酒量低的客人,酒可斟浅点,但杯数不可少。
第八道菜:酒糟肉,是一道盘子扣碗菜,面菜为片状五花肉,以肥肉为主,底菜为红薯、黄酒入味的糯米饭。这道菜的最大特点是软糯香浓,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食用。旧时侯生活水平低,饭食里油水少,待客以肥肉为上。肥肉与糯米搭配,肉不腻,米香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四、座碗。八大件上完后,主人家为客人上主食,漫川素为鱼米之乡,主食一般以米饭为主,座碗就是为客人准备的佐饭菜。
座碗一般为四个肉碗,素菜根据各家情况可多可少。
漫川八大件是一个完整的席面菜谱,不仅仅指四个碗菜和四个盘子菜,还包括了前面的压桌碟子、顶头盘子和后面的座碗。漫川菜的讲究也在这里,讲究颜色好看,造型美观,荤素搭配,口味清淡,器具精美,最忌提前做好,而是现做现上,不让客人吃隔夜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