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为我寄样报

北部湾为我寄样报

对属散文2025-04-08 09:00:57
业余时间,我除了喜欢上上网、打打牌之外,还特别喜欢写写文章,不仅写本职工作所需要完成的新闻报道稿件,还经常写些小说、散文、诗歌,然后选取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投到外地的报刊。这样,久而久之,我每年都能
业余时间,我除了喜欢上上网、打打牌之外,还特别喜欢写写文章,不仅写本职工作所需要完成的新闻报道稿件,还经常写些小说、散文、诗歌,然后选取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投到外地的报刊。这样,久而久之,我每年都能在外地发表不少作品,多时一年能发表四五百篇,少时也有一百多篇。但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现在的报社和杂志社大多都不给作者寄赠样报、样刊了,尤其是报社,基本上都停止给作者寄赠样报了。
对于一个作者,每发表一篇作品,大多都希望能保存一份样报、样刊,以便留念。而我呢,也毫不例外。所以,每当我有作品在外地的报刊发表了,如果碰到报社和杂志社不寄样报、样刊的情况,我就会求助于外地的朋友,请他们想方设法地为我找到一份样报或者是一本样刊。于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不仅搜集、补充了不少发表有我作品的样报、样刊,而且也结识了不少朋友。而北部湾,就是我最近有幸结识的一个网友。
我结识北部湾,是在小小说作家网广西论坛的版块上,大概是在2009年春节之后吧。那时,由于我喜欢写一些文学作品,上网的时候,就会把近期创作的小说呀,散文呀,诗歌呀等等,发到广西论坛版块上,以便让人点评一下,交流交流,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有一次,我发现有一个网名叫“北部湾”的文友,经常会在我的帖子后面留言,我估计她是北海、钦州、防城港一带的人,遂与她在网上交往了起来。后来,我发现,她经常会在网上发些谁谁在《钦州晚报》发表文学作品的报喜帖,我才初步断定她是钦州人,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在钦州工作的外地人。再后来,通过北部湾的报喜帖,我知道了在近期的《钦州晚报》上,我先后有几篇文学作品见报了,但苦于没有样报啊。2009年10月26日,我在网上又与北部湾相遇了,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就在帖子上写下了请她帮我早几张《钦州晚报》样报的留言。出乎意料的是,我竟会有了丰厚的收获!
这不,霜降刚过不久,我就在今天收到北部湾给我寄来的《钦州晚报》样报,共有2009年8月25日、9月5日、9月12日、9月16日、9月30日、10月24日、10月28日等日期的样报6张。经查阅,在这6张样报上,我先后发表了五篇散文和一篇小说,9月5日第7版头条发表散文《宝岛竹影入梦乡》,9月12日第7版头条发表小说《被幽了一默的屏幕保护》,9月16日第10版倒头条发表小说《书房里的台湾竹》,9月30日第10版头条发表散文《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10月24日第7版右上角发表散文《啖蟹赏诗乐无穷》,10月28日第7版倒头条发表散文《九月九的酒》。收到北部湾寄来的《钦州晚报》样报后,我还专门上网查了查,发现2009年8月25日的《钦州晚报》上,还发表了我创作的一篇题为《在八寨沟的清凉世界》的散文,同样是头条位置,是北部湾这次漏寄了的。我想,也许是时间相隔太久了,北部湾找不到了,抑或是北部湾没有发现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这次一下子能够收到这么多张样报,我心里就像是冷天吞了热汤圆一样,感到身上暖烘烘、心里甜滋滋的。在此,我除了要感谢北部湾对我的无私帮助外,还要送上我一份迟到的感谢,也就是说,我要特别向素不相识的《钦州晚报》副刊部编辑陈旭霞表示感谢,感谢她对我的拙作的看重和厚爱,等于是连续在七八个礼拜里都在《钦州晚报》副刊版上以头条位置刊发了我的文学作品,这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是很少见的。有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肯定不是什么千里马,只是一个比较勤奋的文学爱好者而已,但我心里是这样想的,在我今后的创作生涯中,如果我能够经常遇到像陈旭霞这样的编辑,那就是我的幸运和造化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