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才公
卧龙村立村四百余年,贡生、廪生、监生不少,但秀才仅有一个。他大名杨景秀,又名杨茂才,字华山,村里老一辈人都称他为秀才公。他生于嘉庆年间农历乙丑年(1828年)十一月廾九日丑时,卒于光绪末年农历乙酉年(
卧龙村立村四百余年,贡生、廪生、监生不少,但秀才仅有一个。他大名杨景秀,又名杨茂才,字华山,村里老一辈人都称他为秀才公。他生于嘉庆年间农历乙丑年(1828年)十一月廾九日丑时,卒于光绪末年农历乙酉年(1909年)四月三十日巳时,享年82岁。秀才公于大清道光年间前往琼州府城(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参加童子试,高中秀才。后去儋州学宫就读,是增贡生。秀才公父亲杨德昭公也是读书人,三次参加童子试未中,后捐监生,在家乡办私塾,从事教化工作,给秀才公影响较大。
秀才公有一妻一妾,妻吉氏,何处人氏不详,妾邢氏,乃水内村人。传三男,大男树森,二男克裕,均为捐贡生;三男树香。大男树森后人为杨印生、杨宗生,其子孙承接其书香门第,读书成才者众多。
秀才公留下可供考证的遗迹,仅是在新坡村七工田头的那块墓碑。坟墓于1958年被毁,幸得墓碑完好无损,碑文简短,但字写很漂亮,字迹至今仍清晰可辨,是廪生义立手笔。
据杨宗生说,秀才公原有一柜书籍及资料留下,1940年日本侵占期间,杨宗生父亲怕日本人抄家发现会遭殃,将那柜宝贵的书籍搬出来烧毁。结果,作为新坡村一代名人,却无只字片纸留下给后人。
不过秀才公立文昌庙,办私塾,教化后人,却是有口皆碑。如今新坡村读书人多,文化发达,与秀才公提倡教化是分不开的。他开创卧龙村教育的先河,功不可灭。
据老一辈长者回忆,秀才公倡导建文昌庙,除自己捐出大笔家产外,还号召村民捐款,亲自画图设计建起村文昌庙,并立碑记其事及捐款人名单。
后来,村人陈永清又捐款修理文昌庙,扩大规模,同样立碑记其事及捐款人名单。这两块碑直至解放后还在,兴修水利那年不知谁拉去垫涵洞,说不定还可以找到。
据老辈人说,村文昌庙规模很大,正殿三间立文昌公的木刻相,相高一丈,金带蟒袍,威武庄严。两边有厢房,供学子住宿,东边有一间课堂,是先生授业之所。前面有八角亭,四周有围墙,建门楼,挺有气派。
文昌庙里还有一个直径有两尺的大钟,敲起来全村都可以听到,后来失踪了。当时村中人口不足四百人,能建起这么大的文昌庙,真是了不起。
在文昌庙堂内,除秀才公亲自授业外,还有各地来授业的塾师,培养了不少弟子。
可惜卧龙村民捐款费心血建起来的文昌庙,于1942年被日本鬼子拆毁,仅留下东边那间课堂。1954年新坡小学建校,又将那间课堂拆掉,将砖和木料运去盖校舍。
秀才公逝世至今刚好一百年,虽然后人对其事知之不详,但他立文昌庙,兴教育,开卧龙村教育的先河,确实值得我们铭记。(2008.5.11)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情寄情人节
下一篇:夜半无人私语时(十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