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打伞”和“挂雾”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广普通话,女儿还是个“普通话测试员”,一到双休日就到处跑,忙的如果形容一下,是连提鞋的功夫都没了。其实,我挺喜欢土话的,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形容词,比喻词,表达生动,想象力丰富,很有乡土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广普通话,女儿还是个“普通话测试员”,一到双休日就到处跑,忙的如果形容一下,是连提鞋的功夫都没了。其实,我挺喜欢土话的,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形容词,比喻词,表达生动,想象力丰富,很有乡土地域特色。去年秋天我写西上庄《传说故事》一书,来到了五魁山后的一个小山村采风,这里山高林密,坡大沟深,藏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个传说是讲山里老庄沟有个郡王墓,我想去看看。陪同的村民小王手里拿了提兜就引上我进山去了。
秋日的山岗上潮乎乎的,岭头山腰满是或浓或淡的雾气缭绕。我们走在大片的松林中,耳边有远处山鸡清脆的啁啾声,脚下是落下的松针,厚厚的有如毡毯铺展。一会,听小王说:“弄圪叽猴打伞,晌午炖肉吃。”我问,吃什么?他说:“这不,猴打伞。”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哦,是长在松针上的一个个挺拔皓白的蘑菇,只见它们不太粗壮的肢干上顶着又圆又大的盖子,形象倒也像个打着大伞的小猴子“猴打伞”。这充满情趣的名字,顿时给了我们美丽的联想。“猴打伞”真比“蘑菇”叫的好听多了。
我们来到了一块坪上:“郡王地”,也看不出什么来,我不由问道:“真有郡王葬于此那么回事吗?”小王回答:“挂雾!”我说,什么?挂雾,什么意思。他说:“挂雾啊,我们这管那些不着边,根本不会有的事就它是挂雾,用普通话说,就是‘割雾’,如果问你去地做什么生活了,你如果说‘割雾’去了,不就是说瞎话吗,可以割麦子,割谷,能割雾吗,雾能割吗?”我望着如烟的雾气,真是看得见,摸不着,有谁会抓住它来割呢?“割雾”这又让我见识了到一个美丽的比喻。
像这样充满想象的乡音土语,在西上庄比比皆是。每当我听到女儿喋喋不休的说什么平舌、卷舌加声调,我就想起一句成语:“吃里扒外”,真想揪住她的耳朵对她吼:你听听别人西上庄的乡音土语,美不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吴三桂为何当不成皇帝
下一篇:地狱神探——康斯坦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