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姆莱特与仇虎之比较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出丹麦王子复仇剧,曹禺的《原野》是中国农民式的复仇剧,两剧的主人公哈姆莱特、仇虎都是作者笔下的复仇者,作为复仇悲剧英雄,他们在许多方面具有可比性。要对哈姆莱特与仇虎进行比较,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出丹麦王子复仇剧,曹禺的《原野》是中国农民式的复仇剧,两剧的主人公哈姆莱特、仇虎都是作者笔下的复仇者,作为复仇悲剧英雄,他们在许多方面具有可比性。要对哈姆莱特与仇虎进行比较,首先应从他们的相似之处着手。
一、相似之处
同为作者所精心刻画的复仇形象,哈姆莱特与仇虎有着多方面的相似性。
第一、莎士比亚与曹禺都赋予他的主人公以悲剧命运。
都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而命运却对哈姆莱特与仇虎开了大玩笑,让他们从快乐陷入到痛苦之中。叔父杀父娶嫂在精神上对哈姆莱特造成了极大的撞击,他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从快乐王子变成了忧郁王子,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同时心中美好的世界受到冲击,上帝失落了,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了“冷酷的人间”,变成了理性精神丧失的荒原,充实的精神变得空虚无助。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
仇虎同样面临着悲剧的命运:阎王活埋他老父,卖他小妹,占他家产,打断他的腿,把他投进监狱做苦役,后来还抢了他心爱的女人花金子,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满装着深切的仇恨。
第二、强大的恶势力压制着弱小的力量。
力量对比悬殊,恶势力强大,自身力量弱小是哈姆莱特与仇虎共同面临的局面。哈姆莱特面对的是以国王为代表的整个王朝的力量,作为新型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又因为他是孤身奋争,不愿联合群众的力量,因而力量就更加弱小。
仇虎的直接仇人虽然是阎王,但实际上是剥削的封建地主阶级,阎王死了,强大的封建势力还存在。
第三、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内心充满张力美。
哈姆莱特与仇虎本质上是都是善良的,因环境所迫激起内心的仇恨,善与恶造成了内心上矛盾冲突、精神上的冲突。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是随着为父复仇的戏剧情节逐步展开并激化的,而复仇的外在冲突又让位于内心冲突。哈姆莱特有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这是他残酷的一面。
阎王害得仇虎家破人亡,势必与阎王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阎王死了,父债子还,焦大星成了他复仇的对象,然而焦大星是那么的善良、懦弱,是“连蚂蚁也不敢踩死”的“傻好人”,同时又是自己儿时的好友。这使仇虎处于替父复仇和人的善良心愿、朋友情谊的争执中,内心充满了矛盾。
第四、爱之不得的爱情遭遇。
哈姆莱特与仇虎同时爱着一名美丽的姑娘,他们在爱情面前都是那么的执着与真诚,却又同时受到各方阻力。纯洁善良的奥菲利亚是哈姆莱特心中美丽的女神、灵魂的偶像,他诚挚地爱过她,然而在复仇的道路上却把她给抛弃了,奥菲利亚在王权斗争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
仇虎爱着充满野性、有着旺盛生命力的花金子,然而花金子在他入狱期间已嫁给了焦大星,他们两个走到一起是社会所不允许的,是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的。
第五、以死亡的悲剧收场。
哈姆莱特与仇虎到是令人扼腕的悲剧英雄,死亡,是他们最好的结局,仇也报了,恨也消了,心魔却跟上他们。在哈姆莱特发出“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大问题时,他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美好情愿,只是迫于父仇未报而延存下来。
仇虎陷入了父债子还的文化指令中,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心灵上的巨大谴责让他精神崩溃,死亡对于仇虎来说是一种解脱。
二、差异之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哈姆莱特与仇虎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有着差异的地方。
第一、美丑相差的外形,相对的阶级出身。
哈姆莱特出身于皇家,是一个尊贵的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正如奥菲利娅所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仇虎出身于贫穷的下层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的外形丑陋:头发像乱麻,硕大无比的怪脸,眉毛垂下来,眼烧着仇恨的火。右腿打成瘸肢,背凸起仿佛藏着一个小包袱。筋肉暴突,腿是两根铁柱。身上一件密结纽拌的蓝布褂,被有刺的铁丝戳些个窟窿,破烂处露出毛茸茸的前胸。下面围着“腰里硬”。不同的阶级出身造成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念。
第二、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
哈姆莱特性格复杂,“内向、审慎、犹豫、优柔寡断、延宕、忧郁、沉思……”等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犹豫是在理想破灭时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犹豫的同时变得更加清醒深沉。哈姆莱特目光敏锐,思考深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他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是他犹豫延宕性格的一个典型例证。
仇虎是一个有着血海深仇的旧式农民,善良淳朴和愚昧迷信集于一身。他性格刚烈而懦弱屈服,性情奇异,他眼中装满了火,一种拚命挣扎的火。
第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观念。
由于接受到不同的教育,哈姆莱特与仇虎的思想观念有着极大的差异。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曾一度对人、对社会怀抱着美好乐观的理想,但他思想心灵不够坚实,无法面对严酷的现实,梦幻的破灭使他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他也就成为了有缺陷的并非十全十美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一方面对人类抱有美好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又对女性抱有偏见,认为脆弱的名字就是女人。一方面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对他人以朋友相称,但同时轻视群众,忽视群众的力量,单枪匹马地复仇,这是造成他复仇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强调智慧和理性不仅能看到他人心灵的丑恶,而且也能看到自己的心灵同样是黑暗的,他认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的本性,所有的人都是十足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瓷器的年代问题与收藏
下一篇: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