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砍柴自设三极坐标,解析明朝政局
曾经笑称自己读书喜欢刮阵风,不知什么时候又倒向读史热。读无定性,见风使舵,手头陡然积攒了十多本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有的耐读出味有的干涩无趣,越读越失去主动进取的动力。书不是天上刮大风掉下来,挣来的辛苦
曾经笑称自己读书喜欢刮阵风,不知什么时候又倒向读史热。读无定性,见风使舵,手头陡然积攒了十多本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有的耐读出味有的干涩无趣,越读越失去主动进取的动力。书不是天上刮大风掉下来,挣来的辛苦钱买书读已经够吃力,买而不读至多使作者缺唪失宠,摊到自身上是极度不负责的浪费行为,因而咬住牙关瞪眼前行,读吧读吧是个人的事,为几盆米折腰也要读下去。一读《历史不忍细看》,二读《大明王朝政界实录》,三读《梅朝荣品诸葛亮》,四读《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五读《历史的空白处》,并分别写下读后感怀及评论。皈依在历史界面连续读写,精神与心理多少出现大面积的麻木症状,读书也会因集中突击而导致疲惫厌烦,好在阅读过半,有这几本垫底自我满足二下,往下的步履可以漫散自由,边歇边读,别累着自己。
六读是个吉利数,预示着顺畅明快的书本在等待,也许无意中来场惬意之旅,此种意念牵引导出,心里暖洋洋热乎乎的。预想很容易地得到验证,捧起十年砍柴的《皇帝、文臣和太监》,书面花里胡哨的广告提示式设计及语言,撩拨调动起探幽入微找好奇的情绪,尤其“明朝政局的《三角恋》”一串鲜红大字,昭示出明朝政局的独特模式格局。封面黄色马甲上布满红字,进一步忽悠作者的读史功力及书存诡秘定律。
人就是这么怪或这么贱,明明知道热闹动人的宣传与招牌,隐含唬人的圈套与美丽的陷阱,爱叫的狗不咬人,却总是经不住诱惑与勾引,抱着侥幸目的落井试一把,在上荡受骗中后悔痛心。自己当然脱免不了俗身俗气,推开马甲,走进书内进一步验明正身。作者多才多艺笔墨娴熟,两幅选录朱元璋、于谦诗的毛笔书法,错落有致,文人气息十分浓厚,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再粗读导语“夫妻妾共处一室”,竟然下意识地击案叫好,久违的状态不是刻意追求的效果。
借着先前读《大明王朝政界实录》的余温,捧读《皇帝、文臣的太监》,重复把展大明政局三股力量的微妙关系,体会“皇帝如夫,文臣如妻,太监如妾”的三角恩怨,惊叹反思明史发展历程的偶然与必然,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形容比喻的贴切得当。他三言几语勾勒出明朝沉浮前行的线条,用小工笔布局大写意,细腻精当,雄浑气派,某些地方某些方面不经意地补充了《实录》的缺失落项,佩服自己的判断力,读得正是时候。
都是撰写明史的书本,李亚平注重正本式的谋篇布局,沿着历史固有的线路脉动做文章,搭建政界风云的总体框架及走势,揭示大明王朝的衰亡历程。十年砍柴反其道而行之,着力突出皇帝、文臣和太监这根主线,尽管这条主线有可能是后加的,但是他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举轻若重之功,上下前后左右随主线起舞,见解独立,透视明晰,足以颠覆传统定论定式,生发出意想不到的生活化、娱乐化的效果,调足了读者的胃口,极易让读者在渐进中自愿地着道上瘾。
见名生义,十年砍柴是活跃在网络论坛的知名写手,调侃幽默随意潇洒的文字,特别彰显网络写手的风格。他没有囿于权威与定式,摆脱掉生硬干瘪的历史理论史料的束缚,砍劈史山上有用易收的材料,按着个人对明史的另类理解,设计出皇帝、文臣和太监各居一端的三极坐标,圈点划线,以此解析明朝,历史的函数变得简单明了,基层与普通的读者都能摇头晃脑地品读,无形中扩大了读者群体,激活了历史的兴奋点。
这些也得意于十年砍柴的记者生涯。他善于站在现实的高度遥感历史,拿出记者融于现实的伎俩,以砍柴的手段,对历史穿膛而过,或从历史出发或从现实出发,让历史的残枝碎片打造符合现代人欣赏情趣的断面,在具有十年砍柴特色的读史笔记中,读者引发书外史外体外的思考共鸣。
磨刀抽烟不误砍柴功,十年砍柴自争朝夕有点累,需要停下来歇息下,以便充足气力继续再砍。也许太累了,十年砍柴已经上气不按下气,中间出现了怠倦与赖散,他的第二编“文臣之辅政”,明显地不如第一编与第三编扎实到位,涉嫌偷工减料或资源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全书的整体效果。也许是编辑整理时,无奈地应付凑数吧。
2007年8月25日晚于闲点书屋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个人爱上一个人的寂寞
下一篇:凡人逸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