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支撑一个家庭

爱,支撑一个家庭

绝伦杂文2025-04-18 15:39:48
爱,作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一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已经在婚姻家庭里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某种角度来说,繁体字的“愛”就蕴含了这么一层含义:从整体上看这个字由“夊”、“心”、“冖”、“爫
爱,作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一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已经在婚姻家庭里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某种角度来说,繁体字的“愛”就蕴含了这么一层含义:从整体上看这个字由“夊”、“心”、“冖”、“爫”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夊”是基础,就像两个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人,支撑着这个字;紧接着的一颗心,被两个人捧了起来,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人之家同心协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他们用两双手共同构建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也就有了“冖”、“爫”。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家庭的存在需要的是爱——亲人之间的爱,特别是夫妻之间的爱,如果是夫妻之间成为亲人的哪一层爱不复存在,这个家的支撑力也就没了,爱也就散了。也许这种想法有点牵强附会,但当我们读了诗经中的《谷风》与《氓》以后,你就会觉得这句话有他一定的道理。
《谷风》与《氓》是诗经中两篇关于家庭婚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们由始至终都贯穿了爱这一主题。这一点我们不难从诗的内容中找到答案,如果在结婚前两位女主角不年轻漂亮的话,那么那两个男人又怎么会产生爱意呢?如果婚后,两位女主角不人老色衰,变成黄脸婆的话,那么她们的男人对她们的爱又怎么会减退,会消失,甚至移情别恋呢?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诗中的两位女主角,她们都无法摆脱婚姻这座坟墓带来的痛苦,她们都在沿着恋爱、婚姻的结合、感情的衰退、受到丈夫的虐待,被丈夫无情遗弃的这条轨道行进着。因此,她们的不幸遭遇表现出了爱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换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爱的萌芽,就没有他们的结合;如果没有构成家庭,就不存在所谓的“人面不知何处去”的痛苦;如果没有丈夫的始乱终弃,他们之间的爱就不会破碎。说到这里,笔者不得不感叹:与其说这是两首反映家庭婚姻生活的弃妇诗,不如说成是两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两个令人感伤的古老爱情故事。因为,在短短的几章诗中,让我们看到了几千年以前人们的家庭婚姻爱情观念,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管窥。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指出的是,这两首诗不仅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丈夫婚前婚后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她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辛酸。《谷风》中,当面对自己的丈夫喜新厌旧、寡恩决义的时候,我们的女主角不但不加以责怪,反而诚恳劝告;当劝告无济于事以后,不但不反抗,反而选择把这一却痛苦归结于自己的命苦,听之任之,任其摆布,从而发出了“谁为荼苦,其甘如荠”的感慨。而《氓》中的女主角,在被丈夫无情的遗弃之后,却没有选择自甘堕落,而是立刻从不幸中摆脱出来,将满腔痛苦无奈转化为对负心人的愤恨和决绝,以至于发出了“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湿者有泮。”的呐喊。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对问题的处理也就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无论《谷风》中沉浸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毫无怨言,痛苦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妇女;还是《氓》中“三岁为妇,靡室劳也。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意志坚强,快刀斩乱麻的妇女,她们的言行,都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推崇的那种持家有道、善解人意、勤劳能干、忠贞贤淑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因此,当我们用心去聆听她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时,有谁不被她们哀丽坚贞的形象所感动。
爱,支撑一个家庭。《谷风》与《氓》作为我们国家是个童年时代某个内容的代表,不仅从内容形式上,使我们看到了代表那个特定时代中所有被迫害妇女的心声的两位弃妇对负心汉悲愤的控诉,揭示了一个个淋漓尽致地背信弃义的形象。而且从艺术形式上也使我们在“赋”、“比”、“兴”穿插的语言中,在夹叙夹议的抒情中,在简单明了的对比中看到了富有哲理性的弃妇真实而又复杂的心态。因此,当欣赏完这两首感人肺腑的诗的时候,我在想,能不能让这两个伟大的形象在今后的时间里在,在不同时代的人的心中,一次次泛起波澜,哪怕那只是微微的一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