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私奔说起 1959年9月14日,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从1961年8月到1965年3月,美国先后向月球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徘徊者”号月... 杂文 2025-10-23 0
《史记》的悲剧精神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价值以及对后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众所周知,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先是家族没落... 杂文 2025-10-23 1
我读小说(3) 许多优秀的小说家在小说的开篇总会说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只是我们读者切不可被其迷惑了,以为真的只是讲故事而已。小说家说讲故事其实并没错,但是他所讲的故事却不... 杂文 2025-10-23 0
“天才”之寓言 当我从《黄金罗盘》中走出的时候,简直一头雾水,我的思维远远落后于“天才”的世界。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好莱坞的这一种魔幻电影,包括《哈利。波特》,包括《指环王》,我... 杂文 2025-10-23 1
引领时代家纺,绣尽万家真情 欣闻中韩工艺家纺博览会开幕,作为家纺业的一名普通职工,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写下来与大家探讨一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企业的内涵,是我们工作学习精神风貌... 杂文 2025-10-23 2
女人为什么喜欢傍大款 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我看可以在大学里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了。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关于这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 杂文 2025-10-23 2
建议:5.12设为国难日 建议:灾后国家应该把5.12,应设为国难日,建议在以后的这个日子,有良心的国为它人默哀五分钟。如果没有设为国难日,请四川政府与四川人民建设纪念碑与纪念馆,把所有... 杂文 2025-10-23 2
言上上者谦冲 子曰:“有德者必先有言”,言者未之德也!而德者不可轻视之,以德服人犹木求之根本,犹滴水寻于泉源。古以《大学》修身于言行、齐家于贫富,治国于黎明为,立国建业之基、... 杂文 2025-10-23 2
回首已成灰 看完辛大的《蚀心者》之后又重新看了一遍内容简介,因为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话,那是这样说的。谁的心中都有一道明月光。你会把它视为自己的圣经,每行一步都盼其瞻仰。对少... 杂文 2025-10-23 1
爱足球 英伦足球的绅士优雅、意大利足球的深蓝忧郁、巴西足球的激情酣畅、韩国足球的众志成城……这正是足球让人为之痴醉的艺术魅力!足球玩于足下的各式精湛技艺、足球入门的各种... 杂文 2025-10-23 1
清浊 九月的一天下午,天蒙蒙的下着雨。走在路上,雨水打在伞上发出鞭炮般的声音,只是,耳朵里正塞着耳机,音乐的声音隔绝了外面的世界,沉醉在了自己的世界中。路过一家书店,... 杂文 2025-10-23 2
纪念马樱花(毛泽东版) 马樱花同志是湖北女人,三十多岁了,为了帮助杂谈淫民的骂人战争,受佳人共产党和日记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红袖。去年春上到佳人,后来到杂谈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杂文 2025-10-22 2
一个词语的属性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的中国人的文字以及文字语法都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结构系统,其中也包括了许多错综复杂的中国古代文学的语法结构,但是我们所不容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在几乎... 杂文 2025-10-22 0
痛定思痛 似乎我仍未走出银川回中跳楼事件的阴影,做为一名孩子的父亲,也做为一名家长,在这次事件被舆论吵得沸沸扬扬之际,我的心也在痛,也在滴血,也在哭泣。但更多的则是反思,... 杂文 2025-10-22 3
我的血液谁做主? 昆明血荒、合肥血荒、南京血荒,当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血荒时,当全国各地纷纷曝出血库告急的事件,一些地方的医院甚至为此推迟了很多手术。与此同时,许多关于献血的种种传... 杂文 2025-10-22 1
握紧爱的温度 “古驿道上,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痛定之后,92岁高龄的杨绛女士用一双苍老而颤抖的手去回忆均已阖然长世曾经相濡以沫的... 杂文 2025-10-22 2
听取蛙声一片 金秋十月,莫言夺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中国第一人。2009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今年10月11日,莫言此次得奖,可谓众望所... 杂文 2025-10-22 3
我为什么叫善良人 今年三月份,我在我的网易邮箱上开通了博客,就这样,“善良人的博客”和大家见面了。我在博客中结识了很多朋友,沟通交流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也就无话不谈了,其中就包括... 杂文 2025-10-22 3
农村那点事儿 农村的星星多,月亮大。农村的空气新鲜,天然日光浴、森林浴、氧气浴、人情浴。农村的天更蓝,地更阔,山更多,水更清,雪更白,人更纯。农村的鸡鸭鹅狗猪马牛羊随处可见,... 杂文 2025-10-22 2
说说人的教养 中国人很在乎教养。比如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生硬、粗暴,别人会议论说,此人缺乏教养;又如某人在公园里随便摘下一朵花,或在公共场合不拘小节,旁若无人... 杂文 2025-10-2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