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观十三条论纲

文学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而社会的一切根源在于人,人是社会的核心,因此,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人,服务人。人的思想是文学的生命。一切外在环境的表象与本质其探索者是...
杂文 2025-07-15 0

着力即差

【链接】: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文化大师苏轼在常州病逝。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其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
杂文 2025-07-15 1

八卦一下记得住的男星

A陈冠希:不认识这人,到现在还没看过他的照片不知道他的模样。模糊地觉得他好像长得跟郭品超一个样?呵呵,郭品超也不认识,除去在《斗鱼》看过他。如果不是“艳照门”,...
杂文 2025-07-15 0

打碎自己,重塑

真的是过于自信吗?我。“不自信,但又没有人可以信,只能自以为是。”就算是我给自己的托词。那么下面来分析自己:“过于自信”形成的前提,多年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极其...
杂文 2025-07-15 0

继续赞美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在中国电影史上肯定会成为一个重大“知识点”,甚至可以称为“有代表性”的中国电影作品。100年以后中国电影学院的学生大概不会把“姜文”和“美文”混...
杂文 2025-07-15 1

不安分的心

01心猿意马。古语有曰:“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古时候,人们把心认作思维的器官,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官:说的是官能、作用;思:指的是思考。即使科学已经证明,...
杂文 2025-07-15 1

这一阵

在这个信息暴炸的时代,在一段时间里挑出几件印象至深的消息,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日本人要到中国的钓鱼岛举办钓鱼比赛、继续把日本政客炒作“购买钓鱼岛”事件发酵升温;...
杂文 2025-07-15 0

一只补碗留下的历史见证

我是一个民间厨子,从我做厨子起,这十几个年头就没少奔波于周围的城镇和乡村之间,可以说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镇角村落,而这么多年的奔波我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碗;一只...
杂文 2025-07-15 0

我和唐僧那未曾深爱已无情的爱情

那年那月那日由‘西梁’开往‘比丘’的飞机,送走了我这生最痴恋的男子。也带走了我这半生最深的爱情。“唐僧”这是一个足以让我痛彻半生的名字。于别人,你只是大唐的一个...
杂文 2025-07-14 0

浅说厚黑学

我们自呱呱坠地,就是懵懂入世了。三字经开篇直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人出生之初,秉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天性相差不多。但后天的教习不同,彼此的...
杂文 2025-07-14 1

与绿色同行,与幸福同行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颜色,而绿色则最为动人,它象征着希望与健康。我向环保走去,沿着一条溪水的河岸慢慢徘徊,一股恶臭扑鼻而来,不禁让我眉头紧皱。这条小溪上漂...
杂文 2025-07-14 0

岁月

一岁,睡觉时保持着惹人怜爱的姿势。一天吃五餐仍然啼哭,拽着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常常热情地在突如其来的拥抱者身上撇下令人尖叫的礼物。二岁,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好胜心...
杂文 2025-07-14 0

“免费参观”遭遇记

(一)昨天中午我到附近的大超市购物,付了钱后遇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他很热情地对我说:小姐,请您到我们店参观一下,不耽误您多少时间,我是个刚工作的实习生。以...
杂文 2025-07-14 1

高校教师岗位不是收容站也不是救济所

今年专业又招了几位年轻教师。不出所料,这些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觉得在单位上班太累,竞争压力太大,吃不消了,才不得已辞职应聘到学校来。先不说这些人对于教师到底有几...
杂文 2025-07-14 0

直白

此时此刻,当我沿滨河走过的时候,我走的还是三年前那个下午所走的那条人行道。今天我异常的喜爱这个地方,因为它再次激发我的热情,它似乎向我展示我已忘记的种种现象,似...
杂文 2025-07-14 1

父母应该放手

父母要领着孩子走路要走到什么时候?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不管你是有多大都是如此!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不要让孩子总是认为有依靠!没有经...
杂文 2025-07-14 0

过年的心境

爆竹声中一岁初,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知王安石在写这首《元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它给我的感觉既没有多少兴奋,也没有多少失落,总之是一...
杂文 2025-07-14 1

我们为什么不这样想

有人讲,说你很好,其实是说你很不好。我说我怎么从来没这样想过。不过,对于他的说法,我还是有一定理解。因为确实在某些人那里,他当面说的,与他内心里想的截然相反:他...
杂文 2025-07-14 1

梁山泊有几个真英雄?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以其鲜活、传奇的人物刻画,生动、紧凑的故事情节,备受人们喜欢。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作者着力为“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除暴安良...
杂文 2025-07-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