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城散记
寒假悄然而至,游子尚未还乡。瑞雪纷飞装扮着水城,故乡德城那傲然挺立的“世纪风”,也该在银装素裹中更显红火、更显精神了吧?“一山一水一坟头”这是老德州人谈起自己家乡的景物时常常提起的,谦虚中多少带点自嘲
寒假悄然而至,游子尚未还乡。瑞雪纷飞装扮着水城,故乡德城那傲然挺立的“世纪风”,也该在银装素裹中更显红火、更显精神了吧?“一山一水一坟头”
这是老德州人谈起自己家乡的景物时常常提起的,谦虚中多少带点自嘲。的确,小小的德城除了这些,没有太多的特色美景。
这当中的“一山”,说的就是新湖边的叠翠山。晚唐诗人杜牧有诗曰“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我想,这山名也许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这座秀美的假山建得别有情趣,山上草木丰茂,道路曲折,亭台水榭,各领风骚。陡峭的山路七弯八绕,竟有“曲径通幽”的意趣,又时断时续,时时让你想起王安石“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诗句来。
当最终登上主峰叠翠峰的时候,你会马上有豁然开朗之感,因为眼前的境界顿时不同了——眼前是新湖的粼粼碧波和湖畔日新月异的风景,而适才的峰峦叠嶂、水榭楼台和草花丛树,都已踩在脚下。峰顶清风飒爽、鸟雀呼晴,若赶上日出日落,就更有无限诗意,让人流连忘返。
“一水”自然是指山旁的新湖了。之所以叫“新湖”,无非是因为它“新”。德州地处平原,本来既无山又无湖,只有几个大水坑,土话称之为“海子”。后来,人们把一些小的“海子”填平,大的扩挖,连成片,整修一下,就成了现在的新湖。直到现在,德州还有以“海子”命名的地方,如“马家海子”等,不过,那里现在早已没有任何“海子”的痕迹了。
新湖并不大,但它是城市里难得的宁静美丽的地方。高中时我曾有过一段复课生活,那段时间,每逢周一得空,我便喜欢与友人同去湖边坐上一会儿。荡漾的湖水,能使我们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能荡涤我们一身的疲惫,能扫去城市带给我们的喧嚣与浮华,使我们的心归于宁静平和。
这一山一水之美是一种简单质朴的美,是一种温柔和谐的美。初到聊城东昌湖的时候,我曾在岸边望湖兴叹,觉得新湖和东昌湖一比,简直不能叫湖,就是一个池塘;可是现在我觉得,东昌湖虽大,它所带给我的也不过只是惊叹,而新湖才真正让我感到贴心的温暖。
可惜的是,现代文明的喧嚣不断地侵蚀着这片原本宁静的地方,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高楼在这片山水周围拔地而起,各色各样晃人眼睛的霓虹灯在这片山水周围跳动不已,新湖边上修起了各种现代化的广场、娱乐城和现代雕塑。这一山一水也就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之下,显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无力。只有在雪后,火红色的现代雕塑“世纪风”才能显出现代文明的一点美好的精神。
尽管现代文明抹杀了无数宁静朴素的美,故乡的新湖与假山之中,应该还能多少残存着一点诗意的影子吧?
与“一山一水”相比,那“一坟头”可要幸运的多了,它位于城区西北郊,一直不是繁华的区域,得以远离喧嚣。尽管从不会很热闹,这里可不是一般的坟。这是中国境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外国国王陵墓之一——苏禄国东王墓。
说起这座坟的来历,我禁不住无奈地苦笑——德州,我可爱的家乡,自古就不是个吉地:秦始皇东巡,走到德州,生了重病,不久驾崩;乾隆帝携皇后下江南,路过德州,年仅37岁的皇后娘娘,突然不明不白地就死在了运河边;因为经常地处几个地方政权的交界处,又一直是交通重镇,德州自古就是兵祸频发之地……这位苏禄国东王,本是菲律宾的一位国王,郑和下西洋路过苏禄国后,他带领使团回访,到北京去看望永乐皇帝。归国途中,不幸也路过德州,一病不起,驾崩于此。于是,永乐皇帝就把他嵩诹苏饫铩?br>小时候,我曾经去过几次苏禄王墓,上了中学之后就几乎不再去了。以前我对苏禄王墓的印象是,这里除了几间小屋、几个石人石兽和一个大坟包之外,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但上一次去,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单是甬道上一道道精美的牌坊,就让我端详许久——遒劲有力的书法题刻,栩栩如生的精美壁画,加上牌坊檐顶的雕刻,使这些古色古香的牌坊充满着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牌坊之间有一个“御碑亭”,传统的亭顶下有四个门柱,四个门柱之间是风格独特的铁门,都锁着;透过铁门,可以望见里面的大石龟和它所驼着的石碑。最后一道牌坊上有启功先生的题字,再往里走,甬道边便相对地矗立着一些石人石兽和石碑,虽然都不大,但很显得威严古朴。这时正对着你的就是正殿、清真寺等古建筑群了。不用再往里走,夕阳中的古道西风石像与古建筑、苍松翠柏,就足可以让人回味无穷了。多少沧桑的岁月像水一般流去了,多少曾经的繁华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了过往云烟,只留下这些已经颜色暗淡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柱作为历史的见证,只有夕阳与晚霞依旧日复一日地光顾这片古老的土地,给这些已经不再光彩夺目的树木建筑带来一点红色的光辉。
其实,德城虽小,也有过几千年的历史,本可以提起的风景胜地,也并不只有这些。但是,无情的岁月剥夺了太多的美好,淘汰了太多的繁华。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德州段和它的岸边已经毁于战火的董子读书台就已经变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可复寻的繁华见证了。
“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
这是德州古贝春酒的广告词。古贝春酒是山东名酒,但我用这句话为题,可不是想给它做广告,我只是很喜欢这句诗。
京杭大运河是不是从隋代就经过德州,我不得而知,只知道运河经过德州以后,德州就变成了一个水上交通枢纽。随着明清漕运的发达,德州仓成为运河沿岸的四大名仓之一。乾隆帝坐船路过德州时,还作了首诗,盛赞漕运给德州带来的繁华。时过境迁,斯人已去,那时的繁华如今也早已不再了。如今的京杭大运河德州段,已经不再通航,河道里的一湾浅水,已经常年不再流动,两岸的垃圾流入河沟中,堂堂的京杭大运河,所谓的“千年大运河”,在这里变成了一沟令人痛心的死水。
古运河边曾经有过一座“董子读书台”。董子就是著名的大儒董仲舒,他是西汉信都郡广川(当时的辖境包括了现在的德州)人。董仲舒晚年辞官回归故里,闭门著书,完成了著名的《春秋繁露》,“董子读书台”也就因此而被后来的读书人称为“繁露台”。在读书台建成之后的千百年里,有多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诗于此!如果现在还能看到这些历史的见证,我们该有多么幸福!可惜上个世纪早期,这座重要文化遗迹就毁于战火,到如今,连一点断壁残墙也寻觅
版权声明:本文由999sf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的灵感
下一篇:并非别有洞天,是凌乱中的悠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