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莲而不妖

濯清莲而不妖

本章散文2025-09-24 16:07:30
提到荷,自然让人想起唐风宋韵中的苏堤曲院旁的阵阵荷香,想起婀娜多姿、婷婷玉立这些字眼,想起宋人杨万里那沁人心肺的“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荷塘美景。然,在我的意识中,荷最让人流涟忘返的还
提到荷,自然让人想起唐风宋韵中的苏堤曲院旁的阵阵荷香,想起婀娜多姿、婷婷玉立这些字眼,想起宋人杨万里那沁人心肺的“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荷塘美景。然,在我的意识中,荷最让人流涟忘返的还是她的灵性。
喜欢在雨后或月夜下的荷塘边独处,站在轻舞飞扬的荷边,看着荷花含羞的娇态,看那万绿丛中的一朵朵婷婷玉立、冰清玉洁的荷花在和风中飘摇,就如深蓝的夜空中的繁星点点,此时,真的可以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望着绿衣之上的圣洁,自然让人想起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佳句。此时此刻,一种长期困在由混凝土堆彻而成的城市森林中所感受不到的清爽与那份美丽心情油然而生,一瞬息间,心中的阴郁一跑而光,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在心头荡漾呢?
人倚荷塘边,感觉那荷的绿衣正是少女青春的裙裾,随风踏波而来,她们都好奇地将头探出水面,单纯的荷花呵,你们探头的目的只是想寻找一弯明月,还是想了解人世的风情?抑或在守候一段情缘?很快,因她的美丽与灵性,各种倾暮者纷拥而致,蛙儿来得最早,他不顾荷的负重与感受,在荷的裙摆上串上串落,还鼓着腮帮唱着只有他才懂的歌,全然不顾荷的感受;蜻蜓也来了,其实就在荷刚冒出水面那一瞬,蜻蜓早已守候在荷必经的小径,不求荷报以深情的一眸,不敢走近,更不忍远离。古诗词说得好:“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收起先前曼妙的舞步,轻轻地贴在荷尖上,静静地聆听荷的心曲,感应着荷的心跳,情愿就这样,一生一世。
荷象征着美,这众所周知,象征着爱,也是明月可鉴。但荷的灵性及神化也只有感性的人才可顿悟。传说,荷是佛祖走过留下的足印,所以凡是长荷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灵气。荷是神的象征,不信,你可以闭上眼,深吸一口淡淡的荷香,让心去放飞,去畅想,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望着几乎一尘不染的荷花,真的难以想象,她何以做到一尘不染?这让我想起了先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段佛与人的对白的FLAS片断: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擦去。佛又说:“你错了,尘是擦不去的”,于是我将心剥下来。佛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一直都不得其解,但现在面对这荷,我却顿悟了,是的,尘本无尘,何用拭去?心无歪念,就无须有畏,这也是无私可以无畏的一种禅解吧?这就是荷能洁身自好,清而不妖的缘故吧。
赏荷并不都是欢愉的,有时候思绪也会随着伤感起来。当你看着那无奈地铺在水面上的只剩下枯黄的叶脉的残荷时,一种暮未暮的苍老感油然而生,此时,真的有心残如荷,分不清究竟我是残荷,抑或残荷是我了。心,自然增加一丝清愁,一丝惆怅。一双读了三十多年人生的眼睛终于平淡如水,但平淡的生活却不会让人沉寂,平淡下仍会坚守着一份信念:即使心残如荷,即使不能象月季般灿烂过后即时溶入大地化作春泥,但总也可以化为另一种形式为下一季的青绿沉落池底。在雨中赏残荷,吟起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此时分明感觉那雨是带着忧郁的,雨声淅沥,残荷犹在,昭示着一种洗去铅华的宁静。繁华过尽,一切如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一种昭示,这是残荷在告诉我们,少一些浮躁,淡泊些欲望。
甘愿沉睡一年或多年,而醒来却仅仅为了了结一段尘缘,人生是何其短暂啊!拥有时应好好守护,不管分离聚散,酸甜苦辣。人生的路再怎么不好走也得走,再怎么好走,也走不完。既然这样,何不以荷为榜样,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向世人展示美、爱、善的一面呢!
虽然错过了做梦的年龄,但赏荷回来后,我还是做了一个梦,梦中在岁月的轮回里我来到了佛的面前,静寂的四周却只看到了升起的荷,很美、很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