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峰山散记

龟峰山散记

花砖散文2025-09-15 13:53:36
有一种感觉,叫心情!--题记“爬!”一声脆响,划破天空。同事们便撇开导游,撒开腿脚,循路而上,踩着花信,开始了艰苦的上山之旅。记得游张家界时,也是这样的一声回应,我与同事们蜂涌而上,结果几位女同志被天
有一种感觉,叫心情!
--题记

“爬!”一声脆响,划破天空。同事们便撇开导游,撒开腿脚,循路而上,踩着花信,开始了艰苦的上山之旅。
记得游张家界时,也是这样的一声回应,我与同事们蜂涌而上,结果几位女同志被天子山拖个半死,从此断绝了游山的念头,愉快的的旅行留下了痛苦的记忆。游华山时,回答也是这么肯定,我与几位同行沿北坡攀援而上,经“攻战华山道”之3999级台阶到达北峰,继而辗转东、南、西峰,一路上忍饥斗渴,品山论石,考证传说,成为永远的征服者。
与过往相比,此次登临的龟峰山,其海拔与名气都要低小。爬上去、征服它并不算困难。
龟峰山座落于麻城境内,海拔才一千三百多米,是大别山脉中的一个分支,连同龟头、龟身、龟尾一起,龟峰山绵延约二十五公里。我们要爬的只是龟头峰。它的名气虽不大,但也有独到之处。早在唐代,太宗李世民曾君临此山,并留有“龟涎煮龟茶,天下第一家”的墨宝。鄂地才俊董必武也为此山题过“”的诗句。可见,龟峰山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一座茶山。近年来,龟峰山名声雀起,引来省内外游客和探险者无数,渐渐挤进名山行列。但龟峰山毕竟是由一个县级市管辖的景区,难免管理滞后,开发不力,道窄路糙,诸多不便。既然如此,要想顺利地爬上去,并享受到它的美境,亦非易事。
倒霉的是,今天天也不作美,太阳刚一出来,地上仿佛像下了火,异常炎热。阳历五月七日,夏至未至,本该是凉爽的山道却翻滚着热浪,让人难以忍受。加之持续的拥堵,我们只能徒步进山,步行数十里,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体能。再度攀爬冲顶,难度加大几倍。可同志们仍旧放弃乘坐交通工具,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继续攀爬的方式登顶,这会不会是一个错误呢?
我步行至山脚,感觉消耗太大,犹豫之中,没有继续上爬。趁着混乱,我幸运地乘上了小巴,一路转折,至山顶平台仅耗时十来分钟。抬头仰视,龟峰就在跟前,眺望高处,见云端龟首昂立,阳刚雄武,直指东南天空,吞日之状,栩栩如生。果真不辱“天下第一龟”的美誉。我兴致勃勃,沿煮茶处左侧小路拾级而上,山道由大理石槛镶砌而成,狭窄陡峭,近似于华山的天梯。世说龟峰山有“庐山第二”的美称。依我看,龟头峰一侧峭壁万丈,光秃秃的灰色石壁上点缀着零星的松树,灌木不生、杂草全无,不如叫做“小华山”更加恰当。
我一路向上,经“孔雀松”时拍照小憩,其时已到下午三点半钟,始见苍劲的老松旁依偎着几棵杜鹃,与曾经所见并无两样,难道我们旅途劳顿,就为这个而来?忐忑中我继续上爬,过“望儿石”攀至“龟背石”,此处人多路险,天高风疾,两侧悬崖,群山簇拥,一块巨石向前向上伸展,悬在空中,直指穹庐。爬上巨石的顶端,感觉腿在发软、心跳加速、脚下松动,害怕天灾人祸突然降临,人性的软弱轻而易举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生命显得如此珍贵!我走过的险山险滩多矣,今日何以致此?原来,“龟”首即在脚下!
踩过龟头,回首向上,更高处有巉岩倾凸于空中,岩上有一深镌之足印,名曰:仙人脚。想必就是这一脚踩踏,使龟峰之龟深陷于茫茫万山之中,拯救了往古的太阳,造福了今天的百姓。
生活中有龟,可观、可食,很好;生活中有龟峰,高可以攀、游可以乐,真是莫大的幸福!
其实,龟峰山吸引游客的还在于其西北诸峰的花事。我们实为赶花而来!
游完龟头峰往西走,草木渐渐茂密,高大的松木下时时有丛丛簇簇的杜鹃出现,正值花期,散开在丛草中,鲜艳热烈,引来声声赞叹。
我看这花除了个儿大点之外,跟家乡山坡上的杜鹃仍然没有什么两样,心想麻城人打杜鹃牌,不过是为了招徕城里人罢了,并没有太在意。一路匆匆前行,待穿过“杜鹃广场”,我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
花山如海,真正的花山如海。一人多高的花树沿着龟背和龟尾的两侧山脊蜿蜒向西,成堆成片,片片相连,蓬蓬勃勃,灿若桃花,流转如河。我见过杜鹃,但没有见过这么高大如树的杜鹃;我见过杜鹃,但没有见过这么茂密如林的杜鹃。花如杯,盛满了四月的阳光,才有这样夺目的鲜艳;花如血,浸透了黄麻的精气,才有这样厚重的光彩;花如海,沐浴了龟峰的云雾,才有这样踊跃的赤潮!仿佛刹那间,龟峰山披上了一款绯红的衣衫,娇艳、俊美,恍若云中仙、闺中秀。恰才信服了龟峰山“庐山第二”的美称。
游人如织,真正的游人如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卧在花丛中的一条木板路,花下的它显得如此古朴别致、情调优雅。游人往来穿梭,目光流盼,像两条蠕动的长龙,不见首尾。一路上,护花的男儿,带着几分醉意,人在花中游,花在心中留。惜花的女子,步态婀娜,娇喘吁吁,人面山花相映,娇声飘满山涧。观花台上的人最多,他们摩肩接踵,挪不开脚步。每一种声音都是惊叹,每一张照片都是合影,每一个表情都是微笑,每一种笑意都有祝福。是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就是为了赶这一档花事,带一份吉祥回家,求一生富贵相随吗?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吧!

至此,才感觉麻城杜鹃的出类拔萃,惊艳动人;
至此,才感觉麻城龟峰的神奇秀丽,卓尔不俗;
至此,才感觉麻城人民的大智大勇,良苦用心!

十六点三十分,我从花海折回,再次徜徉于杜鹃广场,见夕照下的龟峰一端石壁擎天,一端花事如潮。感觉一山两界、刚柔各异、阴阳相济。刚强若华山,柔情似美庐,实乃绝唱,值得一游!
后记:
十六点三十分,我从花海折回,准备循花径下山,徒步攀爬的同事们才陆续登上顶峰。
第一拔上来的两位,是一男一女,他们途中相遇,相互鼓励,日暮之身居然盖过少壮而率先登顶,实属不易。登顶后,他们勉强到达东峰的“仙人脚”,随即便匆匆折返至西峰,一路经“杜鹃广场”、“花径”,至“胜境”后下山,心急气短,脚步踉跄,似乎为登山而登山,可惜山与花都没有进入到他们的内心。千里迢迢而来,就这样错过了龟峰。
第二拔上来的三位男士,性格腼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花的喜爱,他们经下山道逆向进入花径,游至西峰半山亭后依依不舍地下山。见证了缤纷的花海和如织的游人,却完全忽略了东峰的存在。爱花之心,衰减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