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的来话

没想到的来话

奸旗鼓散文2025-07-31 09:50:31
那天手机上显示出一个重庆合川的电话,以为是打错的或者是诈骗电话,没有接。当电话坚持着再一次响起,接起来一听,原来是过去老单位老徐的儿子。他说打电话是专门来感谢问候的,去年为他留队的事情,帮他写了材料,
那天手机上显示出一个重庆合川的电话,以为是打错的或者是诈骗电话,没有接。当电话坚持着再一次响起,接起来一听,原来是过去老单位老徐的儿子。他说打电话是专门来感谢问候的,去年为他留队的事情,帮他写了材料,今年他已经转业回家,正在安置。并邀我有机会到重庆去。我问他爸妈的身体情况,他说老人现在在西安姐姐家,一切都好。
他的电话让我想起去年的事情。去年单位要他转业,他想再留一年,好凑够工作多少年,回去安排的政策不一样。他没有直接找我,是老单位一同志找来,说他们都知道这个情况,但写不出来,让我帮着写个证明他父母是基地老同志,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的理由,请求组织同意他再留队一年。他的父母是我一到戈壁小城参加工作就熟识的老同志,人特别实在、特别能干,在戈壁滩工作了一辈子,属于“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那代人。因为了解,也理解孩子的心情,就为他写了一个材料,让人带了去。后来还打听过一次他走了没走的事情,到底没有确切消息,时间一长,早就忘了这件事情。再说,写个小材料,本身就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提,哪能记得住。要不是他打来电话说,恐怕我永远也不会想起来。但对他的来电,心头还是热乎乎的。曾经的滴水小事,他还能记得这滴水,说明他是个有德有心的人。而我对于这一滴水一点印象没有,完全在情理之中。做过很多事情,如果为着记得、为着叫人说一声好、为着人家感恩,那肯定做不好,也一定不能做得尽心竭力。因为那样做事,做事之前就包含了个人目或者私心的。
看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恰巧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说是魏公子无忌为救赵,偷来兵符矫昭攻打秦兵获胜,使赵免于兵火。他因为矫昭之事不敢回国,就居住在赵。赵国为了感谢他,准备割5城为邑赠他。开始他有点得意想法,觉得自己功得应有。后来有宾客给他讲,你不应当接受。原因是,虽然对赵来说你是功臣,但从魏国来说,你不是忠臣。你矫昭发兵,还杀了将军晋鄙,对不起魏。再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记住别人给你的,而不应当总记得你给别人的。公子无忌听了这话,羞愧得几乎无地自容,再也没有接受割地封邑的想法。这段话里,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了。信陵君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为人贤达、为国尽忠、宾客众多、不耻下问著称。他在救赵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前倨后恭”,让我们知道人无完人。一个人能否成功,除了自身学问修养外,最主要的是要能够听得进对事情长远有好处的话,而不能一方面礼贤下士,到守门的老侯那儿讨主义,从市场上找卖肉的屠夫那儿找能用的人;另一方面却在功劳薄面前忘乎所以,居功自傲。那样,一个人的声名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我们自然不是信陵君,不可能做出什么大事,不能在别人的生死存亡面前起丁点儿作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在力所能逮的情况下,为别人帮一点小忙。当然,我们还可以做的是,不要把为别人做点儿什么事情当作了不起的事情,惦念着别人懂不懂得感恩,报答。其实当帮助别人成为习惯的时候,在我们内心获得的,往往是不可名状的愉悦快乐。古人讲人要养育心灵,我琢磨这个所谓的养育,大体就是在这样为他人做事、为别人服务过程中得到的心灵加持吧。
事实上,帮别人做点事并不难,难的是我们眼睁睁看着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无动于衷,更难的是做事的时候一点儿也不想这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无利不起早我们都能理解,人天生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而为了跟自己没有关系甚至没有职业联系、素不相识的人做点儿事情,确实需要人们跳出独我、唯我的小天地,才能具有的广博胸襟与大我情怀。但由“人”的本意又知道,只有相互支撑,才能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受到别人帮忙,以及能够帮忙到别人,本身都是极有缘分的事情。帮人助人,你于人才有价值;施人乐人,你于生命才有意义。否则,整天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当你遇到困厄的时候,又怎么好向别人张望期待呢!
帮人真是在帮自己。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意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让人感受到活着的美好。就好比这一个从来没有期望的电话,它就让我感觉天更高地更阔,人更美树更绿了。


2014年4月2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