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炊烟

守望炊烟

覆压散文2025-12-14 03:50:35
夜渐微凉,我在北国的篱笆小院仰望星辰,遥想另一片星空下的村庄。“南方”在此时偷袭了我,让我步入儿时的故乡。那座小镇里久居的人,伴随我成长的一些事和物,本应遥远,但在今晚的月色下却越发清晰可辨。一阵风吹
夜渐微凉,我在北国的篱笆小院仰望星辰,遥想另一片星空下的村庄。“南方”在此时偷袭了我,让我步入儿时的故乡。那座小镇里久居的人,伴随我成长的一些事和物,本应遥远,但在今晚的月色下却越发清晰可辨。一阵风吹来,吹暗了夜,却吹不走我怀乡的姿态,家乡白墙青瓦上升起的缕缕炊烟在我眼前飘荡……
日出而作的人们,扛起锄把收工,一定是屋顶冒起乳白色炊烟的呼唤,而炊烟在泛有青苔的灰瓦片上、在行走的薄雾中摇曳生姿,徐徐回望。伴随着葱花和辣椒的香气,预示着劳作的人该回家歇息了。沿途的电线杆上站满了叽叽喳喳的麻雀,东张西望,瞬间飞起又急速落下,偶尔俯冲下去食戳几粒稻谷,被经过的农人一声大呼,亦或几声怕打,腾的一下,直窜天空。食物是维系我们生命的典藏,而美味总是不离不弃,跟随我们行走四方,连同稻草、桔杆、枯木燃烧的炊烟也若即若离,挥散不去。
午间,村庄、田畴、正午的阳光、青石板路、蜿蜒的田埂、悠长的小巷、以及那些灰色的麻雀、偶尔的几声鸡鸣犬吠都飘渺在炊烟的古典中,形成了我记忆中故乡的摸样。黑漆漆的炉灶,小女孩被火烤得红彤彤的脸庞,不时用不太粗壮的手不断添进枯草和桔枝。母亲熟练的包着抄手,大铁锅里沸腾着麻辣鲜香,让烧柴火的小女孩不断站起身张望,忍受着味觉的煎熬。柴火穿过烟囱通道,徘徊在正午的天空上,此时的炊烟是青色的,因为阳光的庇佑,显得清淡而优雅,若隐若现,似羞涩的少女欲说还休的转瞬回眸的笑颜。
在斜阳的黄昏,炊烟更加的恬淡柔美,放牛的孩童、背着背篓打猪草的女孩、在田埂上锄禾的人们,他们映衬在远山炊烟中是那样与世无争,怡然自得。村庄隐入玫瑰色的炊烟中,让你不忍心眨眼,以防错失了这样美丽的景致,一切都在黄昏的炊烟中酝酿。
夜色来临,父亲坐在门槛上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古铜色的国字脸没有表情,口中吐出的岁月,融入炊烟隐藏在点点煤油灯的昏暗中。炊烟在灯火中流浪,这也许是它的宿命,连同远方许诺的秋天。夜色中的炊烟是一个沉默的哲人,让我忽略了生命的诀窍、青春的果敢、迷茫的叹息。看来只有经过长长的“隧道”,才能抵达秋天。
我们都有一颗纯粹的心灵,盘踞在多欲的血肉中,随着世事的历练,渐渐遗忘了最原始的火苗燃起的缭绕炊烟。烟雾对于城市中的你我,是一种避而远之的遮挡。当五月的春花催促我来到乡野,又见炊烟升起,守着这涌动的火焰,潜藏的记忆随着散落的长发一起飞扬。久居乡下的人们,炊烟之于她们稀疏平常,这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而来自小城的我,只觉远古的呼唤、淡泊的心境随之而来,只想小住两日,静心享受这清淡和美的时光。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原始守望的地方,也许是曲径、篱笆木桩,也许是老屋、一棵树、一根长凳,也许是母亲的炒勺、父亲的背影、一个舞台的辉煌。我们依稀可辨的是我们逝去的美好时光,一扇回忆的木门。一缕炊烟,它住在幽深的小巷,昨天的故事已经模糊隐匿他乡,檐上的炊烟似乎转身可见,我被围困在那篱笆墙里静静的守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