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读书乐

四季读书乐

易视散文2025-07-15 06:07:52
读到曹操曾经的理想是“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精致、精美的书房),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不知道曹操选择“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还有什么缘由,我想到的是单从气候、气温来说,还真是秋夏的时间段里坐下来
读到曹操曾经的理想是“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精致、精美的书房),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不知道曹操选择“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还有什么缘由,我想到的是单从气候、气温来说,还真是秋夏的时间段里坐下来读书令人舒爽。于我来说,寒冬寂寂,脚手冰凉;春寒料峭,咋暖还寒,虽有别于那个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待明年”的人,这样的境况还是会磨蚀了我的一些阅读意志和兴趣的。时值初夏,广玉兰的花朵开得有碗口那么大,散发着沁人的淡淡幽香,有一种艳红色的蔷薇开得正茂盛。布谷鸟、喜鹊、燕子、麻雀……一并在窗外欢歌着,家居单衣即可,就觉得这些时候坐下来读书确实有比冬天令我轻松又愉快的感觉。
后来读到元代(宋末遗民)翁森(不想做元朝的官,而隐居乡里,办书院授陡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的《四时读书乐》,感觉到真正的读书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里都没有找不适宜于读书的理由,其实已经把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置之度外了,唯有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翁森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更勉励人们勤奋读书,是中华民族教育体系中“劝学”这一传统里较好的劝学诗,摘录在此供诸君欣赏。
《春》: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歌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满窗前草不除。
《夏》:修竹压檐桑四周,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明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至于在什么季节适宜读什么书,清代学者张潮,曾在《幽梦影》中谈到:“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别致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我自己读书,就没有那么严谨了,是信手拈来,开卷有益。内容上遵循兴趣爱好为主;时间上只能是“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姿势上大多是正襟危坐、中规中矩,边动笔墨边读书。至于说到环境,我们无不知道毛泽东可以在闹市里读书也读得津津有味,而我们自己经常在卫生间里啃书也啃得不亦乐乎。如果说勤奋,这更是真正的读书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有一首《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自从金圣叹把“雪夜闭门读禁书”作为自己一赏心乐事后,就成了中国文人喜爱的一种读书境界。所谓“禁书”,在历史上以“焚书坑儒”和文革“破四旧”演绎得尤甚,就连《红楼梦》、《复活》、《安娜.卡列林娜》这些中外名著也被列为“封资修”里的“禁书”、“毒草”。
“夜雨秋风读旧书”又是一种心境。“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蓬故人”,怎么说都是令人愉悦的读书境界。
最近刚好学到一句新鲜话语,说:“感冒多喝水,天寒多读书”,这么说来,书其实也是可以御寒的。写这句话的作者还写到:老牛过冬靠稻草,村夫过冬穿棉袄,言下之意就是说书生御冬自然就是读书了。
是的,不管是桃红柳绿的融融暖春,还是蚊虫萦绕的炎炎苦夏,无论是“梧桐更兼细雨”的冷秋,还是白雪飘飘的寂寂寒冬,都让我们精神的天空弥漫着书香,人生会更加多姿多彩。
标签
相关文章